查看原文
其他

千万别学医?从医67年的中大教授默默打开手机,瞬间被暖到

中山大学 2019-05-26



很多人都会好奇

医生到底是个怎样的职业?

做医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

想知道答案的话

那么现在就一起

听这位从医67年“师祖”级教授

讲学医、从医的故事吧



人物简介


本期的主角,是附属第三医院乃至广东省内科学部分领域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余步云教授。她从医67年,在医教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至今仍坚持工作在一线,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孜孜不倦传道授业解惑。


借用2015年12月中山大学在授予她首届“感动杏林”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心怀“悬壶济世”鸿鹄志,践行“奉献终生”志不移。一甲子的艰难险阻,仍未让她有半点退缩。对患者,似医更肖母;论治学,授人以渔桃李香。虽已耄耋之年,余步云教授仍是杏林馨香的兰,人间不老的松。救死扶伤孜孜不倦,一壶清气满乾坤。


▲余步云教授获颁中山大学第一届“感动杏林”十大人物


见面初印象:和蔼 慈祥 温暖


第一次与余步云教授见面是2018年6月12日。她精瘦的身材,豁达、开朗的性格,就像是家里亲切的长辈,和蔼、慈祥、温暖。


6月21日,小编再次拨通她的电话。电话那头,她轻描淡写地说:“我准备住院做个检查,你下午过来找我吧。”小编支支吾吾想要推后再叨扰。但她说:“你下午两点半以后过来就可以了。”事后,小编得知,余步云教授上午还去给学生讲了课。


21日的整个下午,余教授如孩童般单纯愉快地讲述了她学医、从医的许多事。云淡风轻,却充满了力量,热爱、纯粹、善良、坚守、严谨,让这个慈祥的老人享受着每一天的轻松明快,充实而幸福。小编泪点低,竟数次差点落下泪来。


▲余步云教授(左)对有志学医考生的祝福


“偶然迈入了医学门槛”


余步云教授1931年底出生在香港。1951年,19岁的她高中毕业。当时的香港只有两所大学:香港大学和罗富国师资学院。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她与几位中学同学决定报考位于广州的岭南大学。 

 

因为喜欢数学,她遵从大哥的建议,想要报考建筑工程系。但在报名时,却被告知当时的岭南大学尚未设立该系。接待人员向她介绍:女学生可以读文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经过短暂考虑,“我选择了医学院,就这样偶然迈入了医学门槛”,余教授回忆:“正是这个看起来不经意的选择,让我有机会享受一个快乐的人生。我从未后悔选择医学专业。我从医时间愈长,就更加热爱这门专业。”


印象最深的是上解剖课


1951年,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开启了她的医学人生。

 

本科求学期间,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解剖课。她至今仍记得他们从如今的中山大学北校园乘坐以烧木炭为动力的校车前往附属第二医院学习解剖课的情形。跟如今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同学间也喜欢相互玩笑嬉闹,有个男同学还在解剖教室扮鬼吓人,回忆起当年的趣事,余教授忍不住哈哈大笑。玩闹归玩闹,他们学习起来一点都不马虎。6个同学一组,人体的每一个部分他们都亲自进行解剖实践,熟练掌握每一个构造。然后是医学生化、物理、病理……医学的大门渐次打开,她越来越醉心于医学科学的精彩世界。

 

1956年毕业后,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校分配至附属第一医院。当时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几个学科中,论热门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是儿科,因为儿童康复较快。外科更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然后是妇产科。内科疾病往往反反复复,内科因而鲜有人主动投报。她响应组织号召,选择了最不受人待见的内科。但在今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内科成就了今天的余步云,她也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全部倾注到了内科学的发展中。


“坐着都能睡着”的

高强度实战训练


1956年,大学毕业后的余步云正式走上了临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住院医师。做住院医师需要24小时值班,“值班要做很多临床工作,没有办法休息”,当时的医院没有急诊留观病床,病人直接收治到病房。每天晚上值班医生都要收治病人,撰写病例,用显微镜为病人做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的检查。她回忆,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收治了8个病人。第二天要与上级医生一直查房到中午12点才可离开。如果碰到第二天下午有带教任务,那就基本三十几个小时都没办法休息。碰到这种情况,因为担心中午睡过头,她就只坐在椅子上眯一下,“太瞌睡了,就是坐着都能睡着”。快要摔倒惊醒过来马上看看时间,按时跑步前往课室。

 

做医生是辛苦的,除了体力消耗,还有精神的压力。时至今日,她仍经常因为一个复杂病例而夜不能寐,她说:“很多病人从外地来找我,希望能够尽量帮他们找到解决办法”,于是经常半夜起来翻阅书籍文献,进行反复思考,以制订更为合理的诊治方案。

 

正是经受了高强度的实战训练,加之对待医学的严谨态度,当年的余步云快速成长起来。她把面对难题时的压力化作动力,经选拔,被确定为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人选。


十一年深入基层  

与山区群众结下深厚感情


1966年,余步云研究生毕业以后,与丈夫徐广坤一起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来到了英德县。后来,他们一度再深入到英德县东乡的大镇公社卫生院。

 

1967年的一天,最偏远的九狼大队打来求助电话:一个农户家中7岁小儿出现高烧流脑症状,他们的女儿在8岁时已被流脑夺去了生命。余步云与丈夫背起药箱下午2点钟出发,沿途群众看到背着药箱、带着眼镜的医生,不断有人求医问药,他们一路帮人诊治。7点钟匆忙赶到与农户的约定地点时,农户已经先行返回了。

 

“不能让他们失去女儿后再失去儿子,他们的家庭就没有希望了”,于是两个人朝着九狼大队的方向摸索前进。天色渐晚,手电筒电量耗尽,两人借着月色一直沿大路前进。直到数个小时后两人才顺着牛粪的方向找到了几户农舍。两人兴高采烈地喊:我们是医生,谁家有人生病了?谁料,原本亮着的农舍立即全部熄去了灯火。他们前去敲门,许久后,屋里的人看他们戴着眼镜、背着药箱,才开了门。民兵营长得知他们是去救人的,告知病人在另外的村庄并决定带领他们前去,说完还带了长枪背在身上。“我们两个人非常惊讶”,一问才得知,本地常有国民党空降特务抢劫,路上还可能有野兽出没。两个人这才意识到危险。

 

到达农户家中已是凌晨3点,从出发开始他们走了整整13个小时。小孩已经出现了昏迷的状态,两人赶紧将小孩唤醒并打针灌药,抢救后让人送到卫生院进一步治疗,最终小孩成功救活。第二天他们诊治完当地其他群众后再次步行返回。

 

1966年至1977年的十一年间,余步云与丈夫一起为山区群众送医送药,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他们与工人、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人民群众的保护下,两个人安然度过那段特殊岁月,并一直保持从事临床工作。

 

直至1977年,两人调回广州,并响应组织号召前往附属三院承担医疗工作。当时的附属三院由石牌门诊部起家不久,“医院还有鱼塘、周围都是稻田,我们一看,就像是又回到了英德。我们在公社卫生院都工作了很多年,我们不怕。”于是余步云开始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附属三院的建设中。


“从医丰富了我的人生”

 

医生职业充满挑战性,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工作时间长,责任重,风险大。但是她深深体会到:解决了病人的一些诊治问题,在疲乏之余,却可以换来格外轻快的心情。“给别人快乐的同时,从医也丰富了我的人生。”

 

▲至今,87岁的余步云教授仍坚持出门诊


从医几十年来,她身边积聚了很多的病友。有十年以上“医缘”的患者很多,甚至有的长达30到50年。有很多患者,余教授亲历他们由孩童到成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从1981年开始,她曾治疗过一位患有多种顽疾的年轻女孩,按一般情况估计其生存期仅为5至10年,但三十几年间经余教授精心治疗,历经结婚、生育、工作、退休,直至去年生活至60多岁去世。目睹这样一幕幕人生经历,余教授说,她更坚定了医生职业的价值观,“当我们能尽最大努力控制或治愈一个顽固疾病时,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是为整个家庭创造了幸福的前景。”

 

余教授将她写满了患者祝福和感谢话语的手机翻开来给小编分享。一个8岁的小患者发来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记得多吃粽子”的祝福短信,令余步云教授开怀大笑。当被问到为什么还把联系方式告知病人时,她抬起头,一脸诧异:“病人们从外地来,一家三口往返机票很贵”。

 

正是因为这种将心比心的交往方式,她与很多病人之间已不仅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更是相当的“知交”。逢年过节,也总收到很多电话和短信的问候,甚至亲临探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医生和病人之间相互信任,建立的纯真友谊是很值得珍惜的,也充实了我的内心世界。生活中,我也从不会感到孤寂”。




借用余步云教授曾写过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

我选择了医生作为我的终生职业,

从医疗工作与生活中找到了幸福和快乐,

我无怨无悔!”

 

榜样的力量和温暖送给大家,共勉。



本文为中山大学新媒体优秀推文展播作品





推荐阅读

中大核电青年,旁边是法国总统,手里是四大offer,但她最想做的是……


听说,中大有艘船开进了央视新闻……


中大照相馆 | 深陷高温蒸煮模式,来看中大故事清凉消暑~





--- iSYSU ---

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采写:周晋安

编辑:邱君炜

责任编辑:廖忠圣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为悬壶济世志不移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